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您好,欢迎来到“太湖共青团”官方网站!
太湖县大石乡:挥洒青春不负韶华 青年倾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1-18    来源:大石乡团委    阅读量:5905

从1573余户贫困户逐户结对到户户享受政策帮扶,从空壳遍地到产业全覆盖,从唯一贫困村摘帽到9个村即将全面脱贫,太湖县大石乡一步一脚印,正昂首迈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成绩凝聚汗水、辉煌印证努力。该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铺就脱贫攻坚的光辉大道。在这条光荣且艰巨的脱贫攻坚道路上同样浸透着大石青年贡献青春力量挥洒的汗水。

气高志大,大石青年点土变真金。谋求发展,他勇闯大都市,创业有成拥有百万身家;返乡创业,他扎根田地间,带领乡邻增收致富有门。这是大石岭村青年黄继东的创业写照。为照顾家庭和心中反哺家乡的梦,黄继东离开上海返乡二次创业,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他先后投入资金近400万元,租赁土地1200亩,新建有机蔬菜基地10000平方米,工厂化育秧室600平方米,发展100亩瓜蒌种植、100亩鸭稻共生有机水稻种养基地,50亩生态散养土鸡场,20亩池塘,50亩葡萄采摘园,建成种养殖一体化生态家庭农场。年产瓜蒌籽近1.5万公斤、有机大米3万公斤、稻田鸭3000羽、土鸡6000万羽、土鹅1000羽、鹅蛋10000枚,年产值达3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256户社员,其中贫困户30户靠土地实现了“再就业”,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实现了让黄土地“流金淌银”共同致富的梦想。

心如磐石,大石青年决心变信心。不气垒、不信命,拥有勇于摆脱命运束缚的决心和志气,必将收获全新的生活。西湖村青年陈克芳,19岁时便被查出患有脑血管瘤,手术后造成左侧肢体偏瘫,鉴定为三级肢体残疾。随后其父亲陈李生又身患心肌病,需长年用药治疗,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陷入贫困漩涡。自身残疾的陈克芳,靠外出打临工维持一家生活。可作为残疾人,再怎么辛苦劳作,经济窘迫的无底洞实难填满,几年下来,家庭条件未见改善。有心无力的陈克芳迷茫了:出路在哪?不曾想,脱贫攻坚的政策如春风袭来,2014年,经过户申请、组评议,村、乡公示无异议后,陈克芳家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悉心为他家制订帮扶计划,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多次鼓励他回家创业,并帮助他选定发展项目。2017年,不服输、不认命的陈克芳回到家乡,与县立华公司签订协议,在原空闲的老屋基上搭建了1700平方米的大棚,信心十足开始养鸡。这一年,两批合计3.4万羽肉鸡正式出售,实现家庭增收4万元。同年,全市实施健康扶贫“351”、“180”工程,其父亲因为病情虽住院十几次,却只花费了700余元。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政策帮扶下,实现家庭人均收入远超脱贫标准。从此乐观、不认命的陈克芳逢人便自豪的宣告:“我家光荣脱贫啦!”“我还要回报社会!”

似水流年,大石青年实事变幸事。“能够亲身参与脱贫攻坚伟业,能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扶贫青年干部的人生之幸。”已从事扶贫工作4年的乡扶贫办主任胡留芳在被问到,扶贫工作如此辛苦,“5+2”“白加黑”,是否有过倦怠,她会毫不回避回答“有过”,但转瞬间,清瘦的面庞还是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更视“扶贫工作为人生之幸”。工作短短数年的她,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扶贫领域的行家里手的华丽转身。似水流年,自担任乡扶贫办主任以来,她不断学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信息、谋划帮扶工作,加强与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协调沟通,并坚持对村扶贫业务做到“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介入不深入、督促不督办”,切实把保障贫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帮扶政策落地落实,截止2019年,全乡1524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因为成绩突出,扶贫工作收获一致好评,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三次、三等功一次。

昔日泊湖之滨孕育太湖红色摇篮,新时代大石青年脱贫攻坚展风姿。有志气、懂感恩、怀理想的大石青年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主办单位:太湖共青团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广税巷6号4楼      电话:0556-4162613      传真:0556-4162613
    网站备案:皖ICP备19023653号-1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119号